【打造完美笑容,口腔保養不可少】

 

常見牙齒疾病

    日常口腔清潔不到位,容易引起多種口腔問題,如齲齒(蛀牙)、牙齦出血、牙菌斑、牙齒發黃、口腔異味、牙結石、牙齒敏感之七大問題。齲齒(蛀牙)、牙周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,近期更發現口腔疾病是慢性病的幫兇,其中又以牙周病會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,也會增加心臟病、心肌哽塞、中風、吸入性肺炎等的罹患風險。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。如果口腔衛生欠佳,牙菌膜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。牙菌膜裡的細菌會分泌毒素,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,例如牙齦、牙周膜和牙槽骨等,引致牙周病。

    糖尿病患者發生牙周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。一般而言,總認為那是因為口腔清潔不佳所導致的結果,與糖尿病沒關係。事實上,牙周病也被列為糖尿病的第6種併發症。而且血糖控制與牙周病的發炎程度具有密切的關係。

生一胎,掉一顆牙的迷思

    女性在懷孕期間,母體為了適應胎兒生長發育,全身系統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生理改變,但免疫力不會因為懷孕而下降。大多數的口腔問題反倒是來自於荷爾蒙改變,加上飲食次數的增加,是否有做好清潔等因素,都是導致孕期容易發生口腔問題的關鍵因素。

懷孕容易有什麼樣的口腔問題?

  1. 齲齒(蛀牙) :經常孕吐,且平時吃零食、喝含糖飲料等習慣,加上體內荷爾蒙變化,準媽媽的齲齒狀況容易比未懷孕時更為嚴重。
  2. 齒齦炎:孕期荷爾蒙變化,導致唾液酸鹼質改變,而影響唾液分泌速度及黏稠性,引起懷孕性齒齦炎,牙齦紅腫、疼痛、流血等症狀。
  3. 牙周病:牙周病是孕婦很常見的口腔問題,母體為穩固胚胎發育,會大量的分泌雌激素與黃體素,而這類荷爾蒙相當容易增加人體發炎反應的發生。若以前有輕微牙周病問題,容易因荷爾蒙的劇烈變化,而加劇發炎反應。

口腔保健小常識

  1. 定期口腔檢查:一般而言,至少每半年定期口腔檢查
  2. 健康均衡飲食:均衡的攝取各種營養素、減少吃甜食頻率、建立良好飲食習慣,可有效預防蛀牙的發生。
  3. 正確的刷牙方式與建立潔牙與口腔清潔的習慣。
  4. 挑選適當與檢驗合格的牙刷。
  5. 挑選適當與檢驗合格的牙膏,天然成分最為安心。

    三氯沙(triclosan)添加於人體清潔沐浴、化粧品及牙膏產品中,成分為衛生福利部公告之21種抗菌成分之一,該成分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長之效果,可達到抗菌及防腐等作用,目前國際間包括歐盟、美國、加拿大及中國大陸等國家地區,均允許該成分作為化粧品原料使用,產品中限量為0.3%

 

.

 

參考資料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、教育部、中華民國牙科醫學會